- 抄录自:马王堆帛书本 道德经甲本。
- 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经名:老子道德经(马王堆帛书本)。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。系西汉初抄本。其《德经》在前,《道经》在,与通行本不同。底本出处: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(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)。
德经
【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】德。上德无【为而】无以为也^1。上仁为之【而无】以为也。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。上礼【为之而莫之应也,则】攘臂而乃(扔)之。故失道。失道矣而后德[^2]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【失】义而【后礼。夫礼者,忠信之薄也】,而乱之首也。【前识者】,道之华也,而愚之首也。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(薄)[^3],居其实不居其华。故去皮(彼)取此。昔之得一者,天得一以清,地得(一)以宁,神得一以霝(灵),浴(谷)得一以盈[^4],侯【王得一】而以为正[^5]。其致之也,胃(谓)天毋已清将恐【裂】[^6],胃(谓)地毋【已宁】将恐【发】,胃(谓)神毋已霝(灵)将恐歇,胃(谓)浴(谷)毋已盈将恐渴,胃(谓)侯王毋已贵【以高将恐蹶】。故必贵而贱为本,必高矣而以下胃基。